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基础坚实
来源:经济日报 时间:2022-04-13
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3月份,CPI同比上涨1.5%,环比持平;一季度平均上涨1.1%,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PPI同比上涨8.3%,环比上涨1.1%;一季度平均上涨8.7%,涨幅逐月回落。
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6%转为持平。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1.4%转为下降1.2%,影响CPI下降约0.22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25个百分点。“3月份CPI环比持平,主要是汽柴油价格上涨抵消部分食品价格下跌。”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形势室主任郭丽岩表示。
从同比看,CPI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下降1.5%,影响CPI下降约0.28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2.2%,影响CPI上涨约1.77个百分点。
3月份,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PPI环比上涨,同比涨幅连续5个月回落。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PPI同比放缓好于市场预期,PPI与CPI同比“剪刀差”连续5个月缩窄,有助于缓解部分中下游企业成本压力,从而稳定企业经营信心。
“总体来看,本月PPI环比上涨加快,CPI同比上涨加快,体现了全球通胀持续升温对我国形成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有所增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PPI和CPI同比涨幅之间的“剪刀差”回落至6.8个百分点,接近去年四五月份水平,反映出价格从上游向下游传导或有加快。
郭丽岩表示,我国粮油肉蛋奶果蔬生产稳定、供应充足,少数疫情地区物流配送环节堵点卡点正在逐步打通,保持重要民生商品价格总体平稳的基础更加坚实,预计年内CPI将继续在合理区间运行。尽管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有不确定性,但我国保供稳价政策措施效果仍在持续显现,预计年内PPI逐步回落态势总体不会改变。
温彬认为,目前我国通胀水平整体可控,对货币政策影响相对有限。宏观政策要按照相关部署,及时出台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的措施。继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尽快落地减税降费政策,多措并举为市场主体纾困。同时,继续关注外部环境和政策的变化,研究制定应对预案,防范风险冲击。
-
1
黑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发布
发布时间:2020-02-04
-
2
长三角一体化
发布时间:2020-07-01
-
3
【每日科普】防控疫情,如何科学地“宅”在家?如何科学地“宅”在家?如何科学地“宅”在家?
发布时间:2020-02-04
-
4
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发布时间:2020-06-11
-
5
我国第二大小麦主产区山东开镰收麦
发布时间:2020-06-05
-
6
重庆“云巴”示范线正式亮相
发布时间:2020-06-05
-
7
李克强在全球疫苗峰会视频会议上致辞
发布时间:2020-06-05
-
8
国产新支线客机ARJ21进入我国主流航空市场
发布时间:2020-06-29
-
9
习近平赴吉林考察调研
发布时间:2020-07-23
-
10
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第五届理事会年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致辞
发布时间:2020-07-29